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2023-01-14 20:57:08117
今天GJXX小编搜罗了韩国国际明德高中学费 国际学校有哪些课程?希望给择校的家长们提供参考。

首尔明德外国语高中入学条件
首尔明德外国语高中入学条件:首先报名参加考试,并且达到其标准就可以了。
收费标准:高中16800元/学期;住宿费2000元/学期,可走读。目前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有:美林女高、大元外国语高中、明德外国语高中,其中大元外国语高中的中国留学生相对比较多。
国际学校有哪些课程?
国内常见的国际学校课程体系,最多的就是A-Level、IB和AP了。
01、A Level课程体系
A
Level课程的认可度其实也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所有英联邦国家,包括像英国、美国的各个世界顶尖级大学,还有加拿大大学、澳大利亚大学,凡是英语体系国家的大学,都会接受A
Level考试成绩。甚至像
新加坡国立大学这一些非英联邦国家但是也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校,也都会接受A Level的成绩。所以A
Level成绩在申请方面,它的效率是等同于IB课程的。
来讲一下爱德思、CIE和AQA这三大主流考试局。一般来说,AQA和爱德思这两个考试局的考试题相对偏容易一些,CIE是最难的,它是给英国以外的考生进行的考试,所以中国的国际学校往往是用CIE考试局的考卷来考。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小众的考试局,比如说威尔士的考试局、苏格兰的、北爱尔兰的等等,这些都不是主流的考试局。
实际上不管你去参加哪种考试局,你最后的成绩总是被所有英联邦的国家认可,所以从这一点上你是不用担心的。所以从大学申请的角度来说,IB课程和A
Level课程的接受度基本是一致的。
当然,大学对A Level的要求要低一些。因为一般来说,你去申请像牛津、剑桥、G5这样的大学,还有美国的那些常春藤名校,你也只需要提供三门A
Level的考试成绩,而IB必须要去考六门考试。你想,在同样的两年时间里,一个是学习三门,比较专注,另外一个是学习六门,平均到每一门考试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所以A
Level考试中出高分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02、IB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在196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设的一个课程。当时的初衷是为了让全世界大使随行的子女来上这个课程。因为当时发现这些大使会在不同的国家停留三年,而他们子女学习的体系就会比较混乱,IB这样一个统一的体系就应运而生了。所以你只要学习了这个体系,你就学习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无论你是去美国也好,英国也好,还是其他国家,只要你学了IB课程,你都能接得上。现在IB课程也是最受全世界所有大学欢迎的,你可以拿着你的IB成绩去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递交申请,当然它的要求也会更高一些。
实际上,IB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来说,它理解的深度和学科的深度上是更升一层。举个例子来说,A
Level的化学考试,只要你最后结果算出来是正确的就可以了,基本上就可以得满分,而IB的化学课程更多的是要求你把计算过程和所用到的化学原理讲出来,需要你去大量的论述、论证,不仅仅是结果对了就可以。所以IB课程同时又被认为是认证性最强的一个课程。学IB课程的学生比学A
Level课程的学生笔头功力要强一些,你必须要把思路写的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孩子在中国上的是公立小学,从来没有接触过国际学校,包括笔头写作能力比较欠缺的话,我是不建议让孩子在最后的高中阶段切换成IB课程体系的,这对孩子写作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IB课程的科目也是比较多的,要选六门科目。
03、AP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的主要覆盖地区是以美国为主,还有一些加拿大的地区,所以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并不是每个高中生必考的一个体系,即使是美国的高中生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考的课程。
AP课程实际上是一个大学预科的课程,当然你学完AP课程之后就证明你很有能力,你已经提前学了大学的课程,如果你用AP成绩去证明你有能力去读大学的这个专业的话,你是很有可能被大学优先录取的,未来你进入大学也可以抵消一部分学分,少学两门科目。当然,我在过去几年的实际操作中,也帮助过一些同学在中国学了AP课程,是向英国的大学递交了AP成绩,最后也拿到了面试offer,所以实际上这也是可以拔分的,但是不常见。
总结一下这三个课程体系选择:
第一个IB课程,这个毫无疑问是被全世界公认为通用的、最硬的、所有大学都认可的课程体系,但它的弊端是科目比较多,要学六门科目,还有就是对于你的基础写作能力要求是比较强的,而且很多你都要去写、去证明。哪怕是理科题目,他不仅要求你结果正确,还要求你把它论证的很详细,这对于能力不好的同学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A Level课程是被英联邦国家普遍认可的,实际上全世界的大学,但凡是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科教学的大学,基本上都会接受A
Level的考试成绩,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荷兰、新加坡等等国家,都会接受A
Level的考试成绩。它的好处是考试是以计算为主的。像中国人做计算就比较强,所以你只有把答案做对了,基本上就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而且他学的科目也比较少一点。只要学三科就可以了,包括你申请牛津剑桥,你也只需要申请三科。
AP课程相对来说有局限性,局限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
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
看到大家的回答我也来说几句,我觉得不能在贵州读大学,是不是很吓人,有人说腐败和经济发展有关系,那么教育和经济发展有没有关系呢,不知道,至少我遇到的很多大学的教授都把教育的所有问题推到经济上了,那要这样推,那么就不应该在贵州读大学了,因为贵州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向好,但是总量的确比不上东中部了。
以上调侃了,不过看到这个问题时间还算不是很晚,再加上这哈无聊,就作为一个过来人跟你说说,发现一个问题的确要比解决问题容易,但是有些时候问题也不容易发现。听说中国有很多好大学,可是跟我们贵州的小朋友只有5%的关系,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实话告诉你,这间学校不怎么样,如果你读的还不错,可能也就那几个专业吧,再差的学校不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不是?好了,废话不说了,以我的感受来说,这间学校给人的印象是管理模式的落后。比如:同样的住宿费用,财经大学的住宿条件和这间大学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精装修和赶工装修、暖气和什么都没有、热水自动化和一层一个暖水机房等等,男士无所谓了,去机房提桶水洗澡很轻松,女生就惨了。老师的行政楼暖气充足,冬天都热得不行,差点热休克了,学生就惨了,全部都是刚建好的宿舍楼,地板冷得让人发抖。特别是寒冷的冬天,花溪的冷空气让学习和生活都很难受;吃饭的问题,曾经我们多少次看着老师们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只能是围着号称能同时容纳万人就餐的食堂吃胡嘴的黄油、恶心的蔬菜、四年的菜系;也贵,并不便宜,主要是原料不好浪费较多,但是学校要道德批判,他们要光盘行动。说实话不公平在这里体现得有点充分哦,这就是管理的落后吧。
最主要和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可能这个是全中国大学普遍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说一说这里的特殊情况。第一、大班教学,可能你在中学都没有读过这样的班级,大部分课是八、九十人上课,如果是公共课之类的可能三百人一起上,好点的专业可能稍微好点,但是据我了解,大部分是大班的。第二、老师上课第一件事是点名,你说八九十个人点个名就得十分钟,还上什么课,最过分的是一些大课的点名。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实意上课,你说她不认真吧,人少的可怜她也讲,可是讲课质量不敢恭维,可能也是知道没有多少学生认真听,随便讲讲,已经恶性循环了。第三、上课就是演讲,学生代表讲,学生小组讲,以锻炼学生口才的名义甩甩手了。像马克思主义之类的课就是念书,没有她自己的东西,感觉就是学生和老师有很大的隔膜,你在台上念经,学生在下边默然注视着,学习风气不好。一节课出来如释重负形容这学校上课一点都不夸张,心理折磨太严重了。
这里值得指出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的心理辅导,很多时候校园里边大肆宣扬心理辅导我就奇怪这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书读得越多就越容易心理出问题需要看心理医生?其实心理问题不如说是对校园现实的不满,传统价值观在这里的产生了混乱:校园对错颠倒、虚假之风盛行、学习形式化,校园生活娱乐化,所以每当提到心理两个字时大家都是嗤之以鼻。大学的课其实挺多的,学生都不想上课,我的大学就喜欢上了一个老师的课,高等数学。有一种理论是大学靠自学,以此推卸教师的责任,这种观点你认同吗?我不认同,大学是和过去不一样,更多强调自主性思考,那难道就不要课堂和老师了吗,那我们还上课干嘛呢。不知怎么了,大家就是不听课,我也不听,讲着讲着有些教授就跑题了,她好像不愿意多讲,多讲容易出更大的纰漏。你又知道教学是引导性的,可是你说的都是条款啊,你引导什么了。有的更过分,照书念,你们是都去评职称了吗,是不是没有心思上课了。
人是一方面,课堂也是一个方面,大学有着许多课堂模式:实行有奖问答,不管对与不对,我们主要在乎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不能奖金钱,我们奖的都是和学习成绩相关的,比如奖平时学分,期末成绩加分等。有人说这样很好啊,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公平,谁叫你不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完了,老师拿出一个本子,问回答问题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哦,加两分。
中场休息,来,我们点下名,你妈,老师和学生捉迷藏,你以为我上课马上点,我点死你,学期三次没有平时成绩,五次期末不要想过。你们跟这几个同学说声,以后我的课不要来了,有些点名有规律,有些是没得的,有些会提前告诉你。大课没什么意思,就不讲了,你想一下,你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和老师周旋上,那还有什么精力去认真学习哦,以我的经验,在大学就是和老师周旋,和体制周旋。以上都是一些细节描写,没有多少理论东西。当然水平有限,没有说到重点,更多精彩有待知友发言。前段时间的回答被折叠了,修改后不知能不能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