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入学条件是什么?
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
时间:2024-03-06 21:26:12
本文目录一览:
国际学校入学条件是什么?
报考公办高中国际班需要获得上海市中招报名资格且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的初中毕业生。
分数要达到市统一划定的高中“提前招生录取”较低控制分数线方可被正式录取。此外学校还会按统一组织英语能力测试和面试,根据学生的综合素养表现进行筛选与评定,在全市范围择优选拔。很多民办双语学校在初高中阶段也都引入了国际课程。
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国际课程体系、教材和考试进行教学,学校课程以英文教学为主,例如包玉刚实验学校、协和双语学校、平和双语学校等,主要的课程包括IGCSE课程、A-level课程、IB课程、AP课程等。
扩展资料:
国际学校的介绍如下:
上海大部分外籍子女国际学校都严格执行上海市教委的规定,只招收持有外国护照,通过合法渠道来沪工作并取得上海市《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的外籍人员随行子女。
但是以下两种情况的中国公民也可以上外籍子女国际学校:中国公民在境外出生的子女,持有海外合法出生证的子女。还在在国外求学两年以上,全家已获得就读国家的永居身份,可以向上海市教委申请外籍子女学校的入学资格。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网-国际学校提供多种学籍、升学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史上最严”入学政策催热国际学校
国际高中入学条件
国际高中需要条件如下:
1、英语:国际班的国际课程几乎全部英语授课,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如果一知半解,会摧毁整堂课建构。
2、成绩:因为缺少对国际班的足够了解,有的家长认为,国际班就是为了出国留学,学习会比参加国内高考轻松。甚至还有家长认为,国际班交钱就能上,门槛并不高。但实际上,国际班的学习一点不轻松,并且它的录取分数线甚至会高过重点高中,毕业生成绩也格外骄人。
3、意愿:通常上国际班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出国意愿。首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同时家庭层面也要达成共识,有些父母一方支持出国,另一方反对,或是家里老人舍不得,都会对孩子的后续选择产生影响。
4、独立:这里的独立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的生活能力。如果孩子依赖性很强,家长要先分析是什么原因,是自己没有放手,还是给了机会依然无法自立。
教学方式
1、本国式教学方式:本国式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于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中。此类国际学校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美式教育,采用英语授课,学生上课实行“走班制”;另一种是欧式教育和东方式教育,采用本国语言授课。
2、组合型教学方式:组合型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与当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此类国际学校采用的是按年级或“走班制”的教学形式,教师用英语、中文或双语授课。
3、中国式教学方式:此类学校是中国本地学校,他们是完全按照中国教育部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来此类学校学习的外国小留学生必须接受全中国式的教育。因此,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那些华裔留学生或有着相当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上海高中转学政策2022
2022上海高中转学政策具体如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普通高中在籍学生申请由外省市转入本区,可自行联系本区同等同类高中学校,高中学校视学额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受理。
1. 学生为本市户籍;
2. 学生父母一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3年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学生信息须在本市居住证积分管理系统中查询确认);
3. 学生父母一方为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人员;
4. 学生父母一方及学生本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海外证。
注意:
申请转往外区、外省市的,家长需提前了解外区、外省市转学条件。
高中学生一般不予转学
本市范围内高中学生一般不予转学,如果非要转那么你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1高一第一学期、高三不转学,学期中途不转学。高一第二学期、高二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办理转学。转学手续一般应在开学前一周内办理。因故不能按期办理,最迟不得超过开学后一周。
2基本材料包括:初中毕业证书、户籍资料、引进人才单位证明、上海市居住证(A证、CW9证)及办理通知书等。
3所提供的各项材料均应真实有效。如有虚假,后果由家长和学生自负。
4高考政策按当年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政策执行。如因证件失效或身份变更等原因,学生毕业时不符合当年在沪参加高考报名条件,需转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因两地教学不一致所引起的后果由家长和学生自负。
以上就是国际学校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国际学校。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