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除了11所211工程大学之外,还有哪几所大学实力不俗? 2024年中国非双一流高校百强榜 2024中国“双非”大学排行榜
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
时间:2025-08-25 14:46:41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除了11所211工程大学之外,还有哪几所大学实力不俗?
南京邮电大学
是源自工业生产与信息化管理部直属机关,现国家教育部、工业生产与信息化管理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共创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独具特色,工科类别为核心,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课程彼此融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层面文化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重点大学,当选第一批国家“双一流”全球一流学科建设、第一批国家“2011方案”建设、国家“111计划”建设、国际电信联盟第一个学术研究成员、国家教育部“优秀技术工程师教育引导方案”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知名高校。
江苏大学
国重点大学之一,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士学位证书授予权的高校,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农业机械本科生、研究生和第一位农业机械博士,在农学专业方面具备极强的整体实力,与此同时也是省委与农业农村部一同建设的高校,《中国大学评价》,院校综合排行列我国第41位。在课程建设层面,院校具备两个国家重点发展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培养)课程,分别为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技术、机械设备制造另外自动化技术,另外6个课程进到ESI排行榜全世界前1%,分别为工程学、材料学、临床医学专业、化学和农业科学,综合性国家重点发展学科和学科排名等层面的原因看来,江苏大学的优势学科具体集中在农牧业方面。
小结
另外4所非211的全球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市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全部都是这个行业领跑的一流大学。
除此之外,南京医科大学是我国一流的医科大学大学,仅次北京市协和医学院和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大学。
江苏大学和扬州大学,全部都是我国百强企业的非211大学,整体实力的会高于许多末流211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审计大学,都归属于地区一流、这个行业顶级的高水平大学。
此外,早已建好的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市分校区,及其已经建设的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分校区,和两所中外合资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也全部都是整体实力不错。
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江苏6所普通高校上榜,“双一流”谁更有戏?
随着教育部官宣首轮“双一流”建设进入收官阶段,哪些高校能成为第二轮“双一流”的新面孔,成了当下高校圈的热门话题。从首轮“双一流”高校名单来看,25所非“211工程”高校,全部是定位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因此,第二轮“双一流”中,即便是出现新面孔,也只会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几乎不太可能有高校能直接从普通高校跃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综合目前各方情况来看,新晋“双一流”高校,要么在全国权威学科评估中有亮眼成绩,要么在全球认可度高的学科排名中有不俗表现,要么在某学科领域做出了杰出研究贡献。以下是笔者从三个维度进行的第二轮“双一流”新面孔预测,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类:南京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
熟悉教育部学位中心牵头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人,应该都了解为何将上述高校归为一类。南京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三所高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斩获有A+档学科,这是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没有的亮眼成绩。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则均分别有优势特色学科获评为A档。
第二类: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江苏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
衡量高校的学科实力,除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外,还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的QS、US News等学科排名。在这方面,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学与林学、农业科学,深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电气与电子工程,江苏大学的机械工程,南京医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等均进入了全球前100。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从理论上要求高校具备良好的学科基础,否则,世界一流学科之路将任重而道远。所以,上述多所有全国顶尖学科的高校,在第二轮“双一流”中突围的概率更大。
第三类:山西大学、湘潭大学、扬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
山西大学、湘潭大学、扬州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归位第三类,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最近几年的国家科技奖中有不俗斩获。其中,山大、湘大、扬大等均是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昆明理工大学则是收获了2020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总的来说,在上述诸多高校中,从硬实力来看,南京医科大学是最有希望入围双一流的,山西大学和湘潭大学则被寄予厚望。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2024年中国非双一流高校百强榜 2024中国“双非”大学排行榜
据软科世界发布的《2023年软科世界中国大学排名榜》,2023年中国双非(非“双一流”)大学排名前十分别为深圳大学(全国68)、浙江工业大学(全国70)、江苏大学(全国78)、扬州大学(全国81)、南京工业大学(全国8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国91)、燕山大学(全国94)、福建师范大学(全国95)、广州大学(全国97)以及浙江师范大学(全国100),共有10所双非院校进入2023年软科世界中国大学百强席位。据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发布的“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2023年中国双非(非“双一流”)院校排名前十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国50)、首都医科大学(全国52)、深圳大学(全国59)、浙江工业大学(全国87)、扬州大学(全国90)、南方医科大学(全国9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国97)、东北财经大学(全国98)、江苏大学(全国101)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全国102),共有8所双非院校进入全国百强席位。双非院校百强中,9所来自浙江、8所来自山东,北京、辽宁各有7所。其中,作为服务地方、行业特征明显的师范类、医药类高校共31所,接近三分之一。
注1:2023年中国“双非”大学百强榜来源于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数据,截至2023年10月。
注2: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由ABC咨询机构编制,已连续发布多年,深受教育界和社会面高度认可,权威性和影响力位居各类中国大学排名榜单前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据校友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全国有19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跻身全国百强行列,昆明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办学实力强劲,表现最为突出,并列校友会2023中国双非大学排名第一,燕山大学、扬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挺进中国双非大学前5强。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挺进全国80强;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河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双非大学挺进2023年中国大学百强榜。以上就是国际学校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国际学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上一篇:龙岗哪些小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