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2025-08-17 20:40:030
广东高州中学,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1569年)的南岳书院,始建于隆庆三年(1570年)。在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1年),书院改名为“高文书院”。近代,受众多名流学者的倡导,于1903年在原校址筹办“高郡中学堂”,并在1905年3月15日正式开学。这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运动中较早涌现出来的新学制学校。辛亥革命后,学校改名广东省立高州中学,192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九中学,1933年复称广东省立高州中学。1949年解放后,学校一直沿用“广东高州中学”之名。学校原址位于高州城区中山路31号,2002年高中搬迁至新校址(高州市城南茂岭),新校校园面积达到13万多平方米(200多亩),环境优雅,设备先进,设施完善。
广东高州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时期,进步学生曾于校内创立“新高同志社”和“雄辩学会”,秘密阅读进步书刊,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一些人在革命前夕加入同盟会,投身推翻清王朝的斗争。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校毕业生黄平民、朱也赤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南路著名革命家,1928年两人壮烈牺牲。国民党人梁华盛、邓龙光等,原为本校学生,后投笔从戎,参加东征和北伐。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本校毕业生有组织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为校史写下光辉的一页。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本校学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确立了“求真·至善·达美”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目标。以“爱国、团结、勤奋、进取”为校训,形成了“严、勤、实、活”的校风、“高标准、严要求、勤学习、苦钻研”的学风和勤教善导的教风。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专家、学者和高级干部,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广东高州中学师资队伍强大,教职员工422人,其中专职教师397人。高级教师超过150人,有15位教师被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在职5人),全国名校长1人,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1人,茂名市名教师2人,高州市名师5人。学校先后成为省市各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35人,茂名市普教系统学科带头人8人,广东省教育评估专家3人,中高级评委库评委20多人次。近年,教师获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200多人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科研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教学骨干活跃在国家、全省、全市各学科的专业学术团体及其活动中。
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生竞赛有100多人获得国家级奖励,两次荣获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赛团体总分第一。学生参加国家级和国际级美术书法大赛,获奖近100人次。历年高考,学校各分数段上线人数、尖子生人数等持续保持茂名地区高考大户地位,高分层人数在茂名地区乃至全省都有明显优势,先后培养出广东省高考前十名尖子14人(其中,省总分“状元”陈立铭、黄韶洪、杜志艺、陈磊4人),单科“状元”24人,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79名学生,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十大名校输送2000多名学生。学校先后获省和国家级表彰49次,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校,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广东高州中学,位于广东省高州市城南茂岭,创办于1905年,前身是创建于明代的南岳书院,是粤西百年名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级美术教育培训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所校园人文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科代化、教育优质化,省内闻名、国内知名、海外有影响力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