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与国际学校,怎么选择
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
时间:2024-06-20 13:04:52
本文目录一览:
普通高中与国际学校,怎么选择
如果说小留学生群体是以井喷式的速度在增长,那么与其相对应的,是国内国际班和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后者给家长们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是使得择校变得更加丰富,也推动了公立学校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困扰是过多的选择,令家长们眼花缭乱,难以甄别: 每个学校都自称拥有最优秀的中外籍教师团队,每个学校都自诩自己打造的是中西合璧,每个学校试图留给人的印象是自己的毕业生都是朝着世界名校而奔去。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今的国际班或者国际学校,堪比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各据一方,且实力良莠不齐。2014年秋季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在全世界范围内为自己的孩子择校”的文章,例举了一位杭州的初三家长就约旦的国王学校,美国的寄宿高中以及国内的国际学校的选择而向我咨询的事例。由此我也做了横向对比:比较了美国寄宿高中,中国国际学校以及在第三国家的美式教育(如韩国或中东地区)。之后的几个月我有幸在中国的11个城市做了关于留学和择校的巡讲,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庭,因此今天斗胆再次提笔既做普及,又做补充。
2015年初,我有幸又接待了一位来自杭州的家长,她孩子就读于杭州外国语。这位妈妈那天下午打电话给我,开门见山地分享了自己孩子的背景,不论是标准化考试成绩(托福[微博]或者SAT)还是在学校的排名,我都能感受到妈妈内心的自豪。
根据这位学生目前的硬件条件,竞争美国前30甚至前20的大学应该说是有了充足的资本。但是你是否会纳闷,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生,在一所这么优秀的学校,而且即将在一年之后就要开始申请大学了,怎么还想转学?更不可思议的是转学的对象是一所将于2015年秋季才开学的新型学校。
且先不说学校名字,读者是不是觉得这位妈妈有点疯狂?当然不是。客观地来讲,在众多我所接触过的来自天南地北的家长中,这位妈妈是完全可靠的,因为她的问题既具体又有针对性。你仔细想一下,不懂的家长压根就不会去考虑从杭外这样一所知名的学校转到一所还在建设中的学校。
学会有效咨询,也并非易事。家长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往往是只从单方面考虑问题。2015年1月下旬我代表一所国际学校参加了北京国际学校展。在会上,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位家长,50来岁的一位妈妈,头头是道跟我讲将要安排孩子先完成中国的高二,最后一年再转到美国完成高中,考取美国的著名大学。多么美好的想法!但又是如此的可怕!
也有家长一上来就询问我的学校是否有对接的海外大学。什么?对接的大学?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的工作分配吗?我真的是无从对答。说有或者没有,都不能够很好的帮助这位家长了解最本质的东西。我很着急许多家长咨询的问题都趋于表面。面对张三李四,各自都贴上“国际学校”或者“国际课程”标签时,那么到底如何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择校,打个比方,就如同找对象。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要求去寻找心中理想的对象:自己家境优越,可能不是太在乎对方的家境;自己的身高为1.6m,可能希望男士为1.7m以上,但不能太高;可能自己是浙江人,因此也希望找个南方人。做任何选择,第一步永远是先了解自己的所需。
这个道理通俗易懂,那么在择校的时候,为什么家长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这其背后最深刻的原因是公立学校的单一性。众所周知,一所“好学校”的评判标准就是升学率。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者需求,一个城市里的“最好” 的高中就是上清华[微博]北大人数最多的那所;一个城市里 “最好”的初中就是进入当地“最好”高中人数最多的那所。习惯了这种单一的评判标准之后,家长们已经淡忘了考虑学校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双向选择,而且考虑的因素必须是多方面的。
既然择校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那么我就向读者抛出第一个问题:你希望你寻求的这所理想的小学,初中,或者高中能够给你的孩子带来什么?这里例举几个:
1、升学的结果
2、孩子的自信
3、学习的快乐
4、生活独立性
5、中英文双语能力
6、中国的文化
7、其他
在你准备参加下一个国际学校展或者是到海外访问学校之前,我建议读者动员全家庭,先做好自己的功课,例举重要的几项考虑因素,然后要排个前后顺序。
在完成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是了解学校。观察一所学校,我往往会关注4个方面,但也有轻描淡写地略过其他5个方面。
先说我会一扫而过的几个考虑因素,这些往往是容易导致家长看不清本质的杂音。
1)学校的办学宗旨:口号和理想绝对都是最靓丽的,不需要任何成本,而且大同小异。
2)学校的形象工程:如果学校拿什么高大上的明星或者政治人物做形象工程的话,快速略过。一所有内涵,自信的学校,会尽量展现自身的特点,而不是依赖名人出来站台,拍照,包装做广告。
3)考试状元:不管是国内的考试还是来自海外的A-Level,IB或 AP等等,个案性质的高分,只能说明某个学生的能力,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快速略过。
4)高大上建筑:我本人其实也喜欢高大上的设施,但是我更在乎的是学校是如何利用这些设施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获。
5)师生比:这个似乎很多人都在乎,但是从我自己在美国任教的经历来讲,一个学校1:9的师生比,相比较与另外一个学校1:12的比例,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除非您的孩子在学习上有特殊需求,对于绝大数家庭来讲,根本就不用纠结于这个数字。
再说我会关注的几个方面:
1)师资: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核心。
学校就如同一家具有特殊意义的服务性公司,虽然客户是多样的,但是员工必须是高效的,专业的,并且有爱心的。那么判断一所国际学校的师资,特别是外籍老师,除了看老师的平均教龄和教育背景(如拥有硕士以及更高学位的教师占学校整体师资的比例),最直接了当的办法是看他们的待遇。
人往高处走,那么在国际学校工作的老师也是如此,待遇是一个比较容易对比的因素。试想一下,一个学校给的待遇高,最起码他们可选择的老师也会多。如需进一步了解,你可以对比一下两家学校的老师招聘岗位的要求,而且这些岗位标准都是公开的信息,学校官方网站上就能搜索的到。
2)学生:除了老师,学生的质量就是最重要的。
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能力卓越和能力一般的学生,但是两个极端的学生都不能代表学生的整体质量。家长要考察的是中间的群体。
一个比较直接的考察方式就是录取率和录取门槛。录取率低,那么就说明了学校可选择的学生多,但是太低了,你也要小心,因为你要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在这种竞争极其激烈的学校里生存以及出人头地。我在指导学生申请美国高中的时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学生绝对不能给任何一所学校当垫底。
3)家长:为什么美国私立中学入学面试还包括对家长的考察?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学校要寻找理念匹配的家庭。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当你去了解学校的时候,不妨从侧面多了解该学校的家长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共性,是不是你认同的群体?
4)课程:课程是所有因素中排在最后的。
一个成熟的课程体系,都是有自己完善的理念和要求。在中国,不管是A-Level, 还是IB,真正能够达到课程的最高标准,做到原汁原味,是在极少数。大部分学校做不到的主要原因是师资和生源的问题。当然课程之间确实存在差异的。现在IB课程受众人追捧,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IB的难度系数也是最高的,特别是IB的高中文凭,并非适合所有人。我建议家长要了解学校A-Level 或者IB的平均分,而并非最高分。
在我们还在慢慢熟悉一些刚刚诞生不久的学校的时候,如北京的鼎石学校,黄山的晨山学校,杭州的娃哈哈双语学校,新的一批又即将亮相登台:如北京的人大[微博]附和纽约Avenues 学校合办的寄宿制学校,江苏常熟的世界联合学院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微博]附属双语学校等等。
我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学校在中国的广阔的大地上拔地而起。这终究对于家庭来讲是一件好事,对于中国教育的进步也注入了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而我们能做的,也应该要做的,就是学会看本质,学会问问题。
南京市初中排名前三十名
2022年南京中考均分前十名:
南外、玄外、鼓实、育英二外、东外、秦外、仙外、树人、金中河西、南师新城本部。
南京各区情况。
1、鼓楼区
鼓楼区一直是南京教育强区,民办和公办学校教育水平均衡。
公民三强:树人、汇文、29中。
民办三强:鼓实、求真、育英外校。
求真去年没有公开均分。
2、玄武区。
玄武区南外是特殊的存在,民办校玄外放在全市也是顶级,科利华区内公办第一的地位不曾改变。
公办初中科利华中学,历年来成绩也都还不错,处于全市公办校第一梯队,去年官方没有公布均分。
3、秦淮区。
秦淮区由老秦淮和老 白下 合并而成,现有郑外、秦外民办两强,钟英、一初公办两强。
秦外和郑外都是历史悠久的民办校,无论是高分段还是中考平均分,在全市都是名列前茅;郑外没有对外公布均分,但是2019年中考后学校挂出了“全区第一”的横幅。
公办方面,一中初中部一直没有均分做参考,但是高分段已经站稳全市一线水平。
钟英中学近几年成绩稳居南京市公办校第一梯队。
4、建邺区。
建邺区公办较强,有 南师附中 新城中学、新城黄山路分校,去年第一年有中考成绩的 致远中学 也让人眼前一亮。民办校有老牌的金中河西、河西外国语(河西南外)。
新城本部近几年冲进公办校前3,有赶超树人的势头。致远中学第一年出成绩,后续可以再多观察。
金中河西和河西外国语学校(南外河西)各具特色,并且都有小学部,为初中提供了稳定的生源保障。
5、栖霞区。
栖霞区民办校有 南外仙林 分校、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公办校金中仙林、南师附中仙林分校也有一定声誉,对于区内家长来说各种梯度层级学校都有。
仙外初中部,生源大部分来自小学部, 小升初 的时候会分流,留在本校的主要方向是出国留学,仙外本身也有自己的高中和国际班。
南师大附校,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6、雨花台区。
公办名校稀缺应该是雨花台区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区内的老牌优质公办校是雨花台中学。
民办校一中实验没有报均分,但据可靠消息成绩为 雨花区 第一。
7、江宁区。
江宁区的民办校比较强,东山外校、南师江宁办学稳定,有一套成熟的体系。
东外,吸纳了江宁区最优质的生源,成绩放在全市也是第一梯队。
南师江宁,均分一直是谜,正如他谜一样的最强班,放在全市也是顶尖水平,均分达到了恐怖的641分。南师江宁和兄弟学校树人有点相似,学生群体庞大,一个年级20来个班,高分段也都非常多,是南师附中的生源基地。
8、江北新区。
江北新区的育英二外、一中明发分别是公民办的领头羊。
一中明发滨江分校近两年的均分数据来说,在全市属于二线初中水平。一中江北分校尚未出成绩,但也被外界看好,未来是一中明发的有力竞争对手。
民办方面,育英二外一枝独秀,是江北家长的首选。此外张建波校长所在的明道中学也备受关注,暂时没有毕业生成绩作为参考。
9、浦口区。
浦口区的民办教育资源虽多,但都是新校,目前强有力的初中格局尚未形成。
汉开书院去年第一年出成绩。苏杰、书人的初中都是在去年第一年招生。
南京各区初中排名情况
2022年南京中考均分前十名:
南外、玄外、鼓实、育英二外、东外、秦外、仙外、树人、金中河西、南师新城本部。
南京各区情况。
1、鼓楼区
鼓楼区一直是南京教育强区,民办和公办学校教育水平均衡。
公民三强:树人、汇文、29中。
民办三强:鼓实、求真、育英外校。
求真去年没有公开均分。
2、玄武区。
玄武区南外是特殊的存在,民办校玄外放在全市也是顶级,科利华区内公办第一的地位不曾改变。
公办初中科利华中学,历年来成绩也都还不错,处于全市公办校第一梯队,去年官方没有公布均分。
3、秦淮区。
秦淮区由老秦淮和老白下合并而成,现有郑外、秦外民办两强,钟英、一初公办两强。
秦外和郑外都是历史悠久的民办校,无论是高分段还是中考平均分,在全市都是名列前茅;郑外没有对外公布均分,但是2019年中考后学校挂出了“全区第一”的横幅。
公办方面,一中初中部一直没有均分做参考,但是高分段已经站稳全市一线水平。
钟英中学近几年成绩稳居南京市公办校第一梯队。
4、建邺区。
建邺区公办较强,有南师附中新城中学、新城黄山路分校,去年第一年有中考成绩的致远中学也让人眼前一亮。民办校有老牌的金中河西、河西外国语(河西南外)。
新城本部近几年冲进公办校前3,有赶超树人的势头。致远中学第一年出成绩,后续可以再多观察。
金中河西和河西外国语学校(南外河西)各具特色,并且都有小学部,为初中提供了稳定的生源保障。
5、栖霞区。
栖霞区民办校有南外仙林分校、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公办校金中仙林、南师附中仙林分校也有一定声誉,对于区内家长来说各种梯度层级学校都有。
仙外初中部,生源大部分来自小学部,小升初的时候会分流,留在本校的主要方向是出国留学,仙外本身也有自己的高中和国际班。
南师大附校,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6、雨花台区。
公办名校稀缺应该是雨花台区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区内的老牌优质公办校是雨花台中学。
民办校一中实验没有报均分,但据可靠消息成绩为雨花区第一。
7、江宁区。
江宁区的民办校比较强,东山外校、南师江宁办学稳定,有一套成熟的体系。
东外,吸纳了江宁区最优质的生源,成绩放在全市也是第一梯队。
南师江宁,均分一直是谜,正如他谜一样的最强班,放在全市也是顶尖水平,均分达到了恐怖的641分。南师江宁和兄弟学校树人有点相似,学生群体庞大,一个年级20来个班,高分段也都非常多,是南师附中的生源基地。
8、江北新区。
江北新区的育英二外、一中明发分别是公民办的领头羊。
一中明发滨江分校近两年的均分数据来说,在全市属于二线初中水平。一中江北分校尚未出成绩,但也被外界看好,未来是一中明发的有力竞争对手。
民办方面,育英二外一枝独秀,是江北家长的首选。此外张建波校长所在的明道中学也备受关注,暂时没有毕业生成绩作为参考。
9、浦口区。
浦口区的民办教育资源虽多,但都是新校,目前强有力的初中格局尚未形成。
汉开书院去年第一年出成绩。苏杰、书人的初中都是在去年第一年招生。
以上就是国际学校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普通高中与国际学校,怎么选择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