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教师学习研讨会
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
时间:2023-02-08 13:43:09
今天GJXX小编搜罗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教师学习研讨会希望给择校的家长们提供参考。
学习导论:基于“学校行为学”研究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接下来,吴昊校长带来了以“基于‘学校行为学’研究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学习导论。吴昊校长首先从“学校行为学”这一全新课题出发,讲解了组织行为学对于教育行业的启发,梳理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新的变革、老师们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从行为学的视角思考教师成长,强调教师的质量来自于学校的土壤。其次,吴昊校长从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理论与行动学习、阶段性成果及未来行动方向等角度介绍了学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课题。最后,吴昊校长对老师们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建立“自组织”,即寻找积极自由与强自洽,通过内在动机激励自己;二是开启“自我改变”,即内观、认识自己;三是回到“婴儿状态”,即一种融洽的浑然状态。吴昊校长表示,希望与老师们共勉,做一个“海量”的人,做自发成长、自我赋能的老师。
实践分享: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在这一环节,外语组的桑宝国组长与文综组的张涛备研组长为大家介绍了两个教研组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经验。 桑宝国组长首先分享了外语组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理解,强调在深度学习的探索中,学生发展是第一位,要在习得语言知识、理解主题意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思辨表达并形成恰当的行为取向。接下来,桑宝国组长介绍了外语组一系列教学与教研实践,着重分析了外语组的行动学习:课堂实践与基于LICC 范式的课堂观察案例。外语组的实践为教研组协作、共同学习、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提供了借鉴。 张涛组长以“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分享了文综组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张涛组长首先分析了从传统课时教学转变为主题单元教学后,语文学科在教学内容、策略、目标、过程、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变化,强调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接下来,以“生命的诗意”这一主题单元为例,从文本解读、主题感悟等角度细致呈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如何帮助学生发展语文学科素养及独特审美体验。最后,张涛组长总结强调,从传统课时设计到教材单元设计再到大单元设计,核心是由“教”中心转变为“学”中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习得语文核心素养。
专家讲座:以大概念为统摄开展单元教学 在接下来的专家讲座中,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教授顿继安教授发表了“以大概念为统摄开展单元教学”的主题讲座,分析了深度学习、单元教学与大概念之间的关系。 顿教授首先提出,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或理念都指向单元教学,单元教学在近几年也成为了学科教学的热点问题,那么深度学习何以需要呢?顿教授通过初中数学关于“平移”的课堂案例表示,围绕真实的问题解决的学生参与,是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能够带来更深刻、更全面的发展。 顿教授又以真实的教学案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度学习何以发生呢?她强调,深度学习不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要强调教师的作用,她引用了郭华教授对于深度学习的定义,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接下来,顿教授分析了深度学习与单元教学的关系,她以数学中的“条件概率”课堂案例为例,表示教学结构应当围绕问题的解决而组织知识。她强调,教学应当从以知识点为单位转向以真实的问题解决及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为单位,这是一个连贯进阶的过程。顿教授又以“对数的概念”教学案例呈现了自然单元内容的整合与重组,强调要注重知识间的深层联系。因此,深度学习可能带来教学单位的扩大。 最后,顿教授提出,以“大概念”为统摄的单元教学才能变为现实。大概念与学生立场相互作用,如果没有大概念,就会相对消极地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顿教授最后总结,深度学习需要从形式上的学生参与转变为实质上的学生参与,通过真实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教学单位的扩大,并在大概念引领下积极预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学习研讨会的最后,刘继忠校长与顿继安教授为在西城区中小学网络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们颁发奖状,他们是:吴昊校长、桑宝国老师、孙迪老师、诸虹老师、黎慧老师、杨阳老师、袁曾增老师、朱冰兵老师、彭敏捷老师、赵圣坤老师、苏日娜老师。广泛进行理论学习、共同参与教学与教研实践、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活动与教学资源建设活动,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发展,正如吴昊校长所说,不断自发成长、自我赋能,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更多北京国际学校资讯,可以到本网站查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