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
时间:2025-08-27 03:02:00
本文目录一览:
南昌大学工商管理中法实验班
一、培养目标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中法实验班)旨在依托我校管理学科和中法合作交流的良好基础,借鉴国外(主要是法国)先进的本科教学经验,培养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外语基础尤其是能够熟练应用法语,具有国际化观念和视野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专门人才,并为学生继续攻读我校与法国高校学合作培养的工商管理硕士(MAE)学位及赴法留学打下扎实基础。
二、设班基础
我校开设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已有近30年的历史。目前我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并拥有管理学等一批省级精品或优质课程,同时还设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我校与法国高校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于1997年开始合作举办授予法方学位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3期,培养毕业研究生600余人。在该项目的基础上,我校与普瓦提埃大学的合作交流又扩展到医院管理、公共管理及理工、人文等多个领域,并于2005年联合创办了法国及西欧第一所孔子学院。
三、模式与流程
工商管理专业(中法实验班)的基本办学模式是“中法合作、本硕连读”,即通过与法国高校的合作交流,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突出国际化特色,并与中法硕士研究生项目相衔接。中法实验班的学制为6年(“4+2”,本科阶段4年,硕士阶段2年),在硕士阶段实行“双校园”制,即第一年在国内学习,第二年赴法留学。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1、本科四年按我校制订的培养方案组织教学,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南昌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和管理学学士学位证。
2、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由法方对学生的专业和法语进行考核,合格者在毕业后即录取为普瓦提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法方正式注册,进入硕士学习阶段。
3、硕士阶段的第一年按普瓦提埃大学的教学计划在南昌大学进行教学,课程由中法双方教师共同承担。
4、硕士阶段第二年的课程在法国普瓦提埃大学企业管理学院进行,并可选择申请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贸易专业方向。
5、学生按计划修完法方硕士研究生全部课程并完成毕业实习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颁发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AE)文凭。该文凭为法国国家文凭(Diplôme National),为我国和欧美各国所承认,可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
四、教学特点
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工商管理专业(中法本硕实验班)主要有以下特点:
1、优化课程设置。借鉴国外(主要是法国)先进经验,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与国际接轨,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和国际性。
2、强化外语教学。英语要求达到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同时强化法语教学,采取小班授课,学生本科毕业时的法语水平达到攻读法方硕士学位的要求。
3、引进国外教材和师资。法语教学部分选用法国原版教材,外教承担的语言课程约占三分之一。高年级部分专业课采用法文原版教材并用法语(或双语)讲授,包括聘请法方教师讲授部分内容和专题。
4、开展国际交流。在本科教学阶段,除邀请法方教师来校授课和组织每年来我校学习的法国学生与实验班的学生开展交流外,还可组织部分有条件的学生赴法短期访学,与法国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
五、学费及相关费用
工商管理专业(中法实验班)本科阶段的学费标准为每年人民币14000元。硕士阶段学费两年共人民币40000元,在硕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年一次交清。硕士阶段第二年赴法留学还需向法方交纳一定管理费(约1400-2000欧元)。赴法留学的生活费由学生自理,由于法国政府给予大学生的各种福利,在法学习一年的生活费(包括住房、伙食、通讯、市内交通、医疗和社会保险等)约为3000—4000欧元。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赴法留学,硕士阶段第二年法方加收的管理费和赴法机票学校将适当提供资助。
202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实力如何?到底怎么样好不好?可以通过学校的详细介绍,办学层次和全国排名来了解,下面一起看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介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国家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年,进入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行列。
办学特色闻名全国。学校始终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全国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在全国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瞄准国家急需,不断丰富“双证书”内涵,“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被社会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学校还创立了“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培养出我国首批“双师型”硕士研究生和“双证书”留学生硕士。 2017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考察,要求学校当好职业教育孵化器,传承工匠精神,不仅培养“工匠之师”,也要培养“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否 是否是211 否 是否是双一流 否 主管单位 天津市 创建时间 1979年 博士点数量 一级:0,二级:0 硕士点数量 一级:11,二级:0 学校类型 师范类 所在城市 天津市 办学层次 普通本科 办学基本条件优良。现占地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5余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7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5.5亿余元。
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学校设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现有本科专业51个,2021年新增“学前教育”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12个。
专业涵盖工学、教育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天津市一流学科2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
师资队伍特色鲜明。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点1个、天津市教学团队11个、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2个、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分别达到46.7%和46.2%;现有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高层次人才19人;
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A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双师双能型”特色师资占“双证书”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实训教师中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0%,其中全国技术能手10人、津门工匠1人,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
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建有“智能车路协同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技术工程中心5个,省部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1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非盟研究中心、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设有38个学术研究机构。出版的学术刊物《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职业教育研究》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其中《职业教育研究》连续多年获得“全国职教期刊评比一等奖”。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校坚持“需求导向、模式创新、优化配置、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协同的育人机制。设立卓越师资班、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与海南、西藏、新疆等11个省市校地合作开展中职师范生公费教育;与海南省、山东省合作实施中职本科“3+4”分段贯通培养。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项一千余项。学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和“天津市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示范校10强”殊荣。
社会服务功能较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设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指导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在服务“大国工匠”成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国际交流成果显著。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埃塞建设鲁班工坊、援建“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巴基斯坦建设“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教育援外基地”及外交部“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派遣援外教师200余人次,培养、培训当地师生2万余人;为60多个国家开展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培训学员1200余人次。
在海外设立3所孔子学院和7个孔子课堂和3个汉语教学点;致力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与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开展“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球5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学生人才培养层次,每年来校学习的长短期国际学生1000人左右。
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依法治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国家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进一步探索特色办学新路,立足天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全国排名
高职招生招生网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272位,在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576位,在软科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344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友会 272 天津市 师范类 普通本科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武书连 576 天津市 师范类 普通本科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软科 344 天津市 师范类 普通本科 以上内容,由高职招生招生网整理,仅供参考,请以学校官方的最新信息为准。
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宿舍环境图片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空调【图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宿舍环境图片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空调【图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宿舍内部图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
作为10会计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们学校的宿舍都是老师去抽签的。但是本专业向来人品够硬,至今会计专业向来都是住最好的宿舍的。
学校宿舍分为三档,第一档1500,四人,独立卫生间,有热水器。中苑A—I,东苑晖园A-D栋
第二档,1200,四人,独立卫生间,无热水器。中苑老楼。
此外,东苑硕E也是1200,比较特殊,是有卫生间和热水器的,但是是6人,而且是女生宿舍。
第三档,800,四人间,无独立卫生间,中苑的许多老楼。感觉电影院后面的老楼还不错,但是鸳鸯楼就悲催了
宿舍标准为800~1500元不等。
800元分为几个标准,有六人间也有4人间。
学校去年翻新了几幢宿舍,虽然是800元宿舍,但是环境也不错,四人间,上床下柜。没有独立卫生间,每层一个卫生间,可以洗澡。因为是去年才翻新的,所以我觉得“挺合算”的。
1500的是四人间,这个四人间不是上床下柜,是上下铺,对面是四个组合柜。同时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等。
另:我们学校所有宿舍都没有空调。
800元宿舍每学期送125度电,1500元宿舍每学期送300度电。不收水费。
可以申请调宿舍,但是大一新生来了一般都会到800元宿舍,但也有例外。就看各学院抽签情况了。一般升大二时又会调整到1500宿舍。因为大四学生毕业了,空出了宿舍。
可以上网的,每个宿舍都有网孔的。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多人,教师1500多人,拥有院士、百千万国家级培养人才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计划专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江苏创新团队专家60余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70%以上,国际化率达45%。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滨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体育部等22个院(部)和长望实验班,设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国际气象科学研究院,拥有气候与环境变化教育部首批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等20多个省部级科研机构。
学校校园占地2189亩,拥有27个教学实验中心,其中,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有高性能计算平台,峰值每秒56万亿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0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达31种,55个子库,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11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近1800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50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硕博点基本涵盖本科专业。构建并有效运行“大气象”学科体系,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等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技术与装备等学科获二期项目立项,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列入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名单。初步形成了大气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遥感科学、海洋科学、管理科学、气象装备与软件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6万多人。众多校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高级管理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央部委领导以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学生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众多奖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近五年来,主持了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行业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0多项,申请专利1100余项。201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百项,科技经费达3.93亿元。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和中国华云集团、美国IMSG公司、芬兰维萨拉公司等单位签署了协议,合作开展气象装备研发等。学校教师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且获得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美国耶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雷丁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15个国家的48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创办了巴哈马“孔子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留学生资格。学校拥有“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为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今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秉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的方针,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协同创新,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尽早成为“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而拼搏奋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